北京九三阅兵日,朱立伦公开致辞,声称抗日战争是蒋介石领导打赢的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共同迎来了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。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,盛大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坚韧。然而,就在全国同庆之际,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却想要借此机会“抢功”,声称抗日战争是由“中华民国政府、中国国民党及蒋介石领导”的。这番言论无疑是一场政治表演,但其背后却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朱立伦的言辞似乎在试图为国民党镀金,试图借助历史的光环来强化其在台湾的地位。然而,历史的真实面貌如何?翻阅历史书籍和相关文献,我们不难发现,朱立伦的这种说法不仅缺乏依据,还犯了严重的历史认知错误。
抗日战争的胜利,绝非单靠某个政党的努力,而是得益于国共合作所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一战线的倡导者,无疑是抵抗侵略、动员民众的重要力量。在抗战初期,正是由于共产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,才让无数士兵和民众能够投入到反抗敌人的斗争中。
我们不得不提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,蒋介石推行了“不抵抗”政策,导致东北三省瞬间沦陷。如此重大的历史转折,不仅是战略失误的典范,还让日军几乎没有遇到实质性的阻力。此时,谁也无法忽视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作用。党组织了义勇军,坚持抗击敌人,为后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。
当我们深入审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时,会发现许多矛盾与问题。比如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淞沪会战,国民军队损失惨重,战局一度陷入被动。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,更是让人心痛不已,其中国民党军队的仓皇撤退让历史留下了巨大的伤疤。
展开全文
再回头看看共产党,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,依靠土地改革和群众动员,整合了抗日力量,无数优秀的指挥员和战士迅速崛起,形成了强大的敌后游击队。这些都是国民党在彼时所欠缺的。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,有时甚至将抑制共产党视为优先任务,导致内耗加剧,极大消耗了抗战资源。
朱立伦选择在这个时机发表上述言论,显然不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,而是一种政治表演。他试图利用抗战胜利的影响力,以此巩固国民党在台湾的地位。然而,时过境迁,当年的国民党已然面临历史的审判。当国民党以“蒋介石领导抗战”为号召时,其实是在极力掩盖自身在历史上的种种短视与错误。
例如,1944年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惨败,让蒋介石的“独断指挥”的名声彻底毁掉。此役不仅丢失了大片国土,更暴露了国民党军的指挥混乱与内部腐败。相反,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,通过游击战术牵制日军,始终扮演着抗战的重要角色,成为真正的“中流砥柱”。
如今的国民党正在经历内部分裂,传统势力与新生力量的交锋让党内充满不确定性。以洪秀柱为首的统派人士甚至不惧来自民进党的压力,积极参与两岸交流,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民族大义的担当。然而,朱立伦的态度则显得左右逢源,试图在两岸关系中找到平衡,却无法掩盖国民党内部的困惑与尴尬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党主席选举,朱立伦显然需要采取更明确的立场。他的这番“抢功”言论,既不能修复国民党在台湾的形象,也难以挽救他自己在党内的地位。相较之下,罗智强和郑丽文等年轻候选人已经开始积极表态,显示出新生代对未来的把握。
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,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,更是对未来的展望。朱立伦试图通过政治表态赢得历史的认同,但历史不容扭曲,事实早已证明,没有真正的国共合作和全体人民的同仇敌忾,抗战不会取得这样的辉煌胜利。
对于国民党而言,继续沉迷于“中华民国”的旧梦,不愿正视两岸统一的趋势,注定会被历史遗忘。朱立伦的言论,虽然试图借助历史进行政治谋算,但终究是自欺欺人。
评论